精明消費的奢華策略 奢侈大牌以「包包掛飾」穩住年輕客群


多年前,Jane Birkin珍柏金以一只Hermès愛馬仕手袋,搭配一串串小飾品、串珠,讓柏金包更具個人色彩,開創了掛飾點綴包包的風潮。如今,這股潮流再度回歸,像是Z世代掀起的毛絨絨的Labubu鑰匙圈、吉伊卡哇娃包,這股年輕世代對於「配件再裝飾」的創意需求迅速躍升至時尚主舞台。從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秀場到明星街拍,手袋上的包包掛飾(bag charms)已成為奢華消費的新寵兒。不同於過往僅作為附屬小物,如今這些迷你配件被重新賦予時尚價值,甚至成為奢侈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渴望在經濟低迷時期實現成長的設計師名牌包包造商尤其渴望加入這一潮流,因為消費者無法被說服花費幾萬美元購買一個新手袋,或許可以吸引他們花幾千元為現有的手袋添置一個品牌掛飾。 

奢侈品牌的「小奢華」策略

隨著高端消費市場連續幾季陷入低迷,奢侈品牌正積極尋求新銷售突破口。LVMH 旗下時尚與皮件部門第二季銷售下滑 9%,Kering 集團旗下 Gucci 銷售甚至大跌 25%,Prada 亦衰退 3.6%。整體來看,貝恩顧問公司(Bain & Co.)預估今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將縮減 2% 至 5%,若排除疫情,這將是自 2009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嚴峻的一次。面對挑戰,品牌紛紛將包包掛飾視為「務實卻精明」的機會。這些相對親民的迷你奢華單品,不僅能刺激門市來客數,也能讓暫時觀望的大客戶保持與品牌的互動關係。年輕一代的時尚愛好者熱衷購買高價包與街頭時裝,但近年轉向以掛飾改變包款造型,單件多半低於 100 美元。其中最昂貴的一款 Louis Vuitton 蟹型掛飾,售價高達 1,010 美元,還可兼作小型收納袋。對新世代而言,掛飾能隨時「混搭」,快速改變包包風格,保持時尚感,而消費在可承受範圍內,不用大手筆更換整個包款。


從附屬小物到時尚主角

過去,高級品牌雖然也有推出掛飾,但多半作為附帶品項,甚至僅在線上販售。如今,這些小巧配件不僅被陳列在精品店的正中央,更在國際時裝周上大方亮相。在 Bloomingdale’s 紐約旗艦店,Prada 展示了一款售價 825 美元的黑金機器人造型掛飾,搭配 2,300 美元的背包;洛杉磯則有 Gucci 的蜻蜓造型鑰匙圈(510 美元)與三款小狗掛飾(每個 450 美元)與包款與皮件並列展示。

儘管掛飾正火熱,但專家提醒,這些單品最終在奢侈品牌營收中只會佔極小比例。Bloomberg Intelligence 分析師 Deborah Aitken 指出:「掛飾足以讓品牌保持在消費者心中,但對營收貢獻有限。」即便如此,對於正面臨銷售放緩的高級品牌而言,維繫顧客關係的價值遠高於短期收益。正如一位業界專家所言:「對奢侈品牌而言,最糟糕的狀況不是消費者買少了,而是徹底失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