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顿马丁台中旗舰展示暨服务中心开幕 混动千匹Aston Martin Valhalla首现站台


Aston Martin奥斯顿马丁台中旗舰展示暨服务中心是品牌于大中华区首座採用最新世代识别设计的展示空间,2025年4月中旬正式开幕,地点位于台中市西屯区总代理永三汽车的台中总部大楼,设置了VIP专属客制化选配室、4个专属维修工位,为中台湾区车主与品牌爱好者带来崭新的奢华体验。本次开幕盛事匯聚品牌顶尖车款与限量车款,亚洲区首度亮相的Valhalla也一同登场,展现Aston Martin对于开拓中部市场的野心与非凡气势。Aston Martin Valhalla拥有综效马力1079匹、跑百3.5秒的能耐,已于Q2进入量产化阶段,首批车辆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交付。


上掀式车门

Valhalla的碳纤维车身结合高效率空气力学,同时呈现品牌前所未有的科技美学。Valhalla採用上掀式车门,车顶中央设有F1®风格的进气导管,除实质冷却效益外,更强化外观战斗气息。此外,车顶两侧设有宛如机翼般的面板,内藏加油孔、机油注入孔、水箱水盖及PHEV电池充电埠,充分展现设计与功能的巧妙融合,完美呈现外观平整化设计。

排气系统採用四出设计,包含位于车顶的双排气管及车底额外两支排气尾管,可最大化提升视觉、听觉的震撼效果及排气顺畅度。车尾两组造型动感的大型后下扰流利于车底气流快速通过,确保高速稳定性。经典的3D立体光条贯穿车尾网格,兼具美学与散热功能。

Valhalla车身可选择车色烤漆或外露式碳纤维,并提供车身上半部或下半部碳纤维选配,除亮面或消光的碳纤维表面处理外,亦可选配红、蓝或绿色碳纤维,展现车主独特个性。此外,Valhalla提供六种专属赛车涂装,旨在向 Aston Martin赛事传承致敬。

车辆标配锻造铝圈,提供三款配色选择,并搭配 Michelin Pilot Sport S 5 高性能轮胎(前 285/30 ZR20,后 335/30 ZR21);另有超轻量化镁合金轮圈与Michelin Pilot Sport CUP 2赛道胎作为选配,相较标准轮圈减少共12公斤簧下重量,进一步提升操驾性能。

内装设计

传承自Valkyrie女武神超跑的精髓,Valhalla座舱营造让驾驶者与乘客沉浸其中的Hypercar体验。其中最重要的特徵是犹如F1®赛车般低位臀部到脚跟的坐姿,以及轻量化一体式碳纤维座椅,提供强大支撑与包覆性。方向盘也受到F1®启发,採用盘径极小的一体式碳纤维结构,提供赛车般方向盘握感,亦兼顾都会行驶便利性。

「环形剧场」是Aston Martin新世代内装设计的一大特徵,拥有如战斗机舱般的包覆感。横跨车舱的碳纤维支架定义内装竞技氛围,仪表板则漂浮于其上;每一部件安排都旨在提升Valhalla驾驶体验,也维持Aston Martin车型一贯的高水准工艺。

Valhalla特制专属仪表板,能即时显示驾驶路况与赛道所需的重要资讯,如同赛车般图像式的时速、转速表与换档指示灯,灵感来自Aston Martin Aramco F1®当家赛车手Alonso及Stroll的建议;于公路驾驶时,仪表板可显示全萤幕导航地图,提升操作便利性。中控台搭载10.25吋触控萤幕,内容专为 Valhalla设计,可显示多样化功能,包括PHEV混合动力系统的再生动能数据、动力转换过程及能源布局等重要资讯。

如同所有Aston Martin车型,Valhalla的客户可以透过Q by Aston Martin 客制化服务探索无尽的个性化选择。藉由Q部门设计师与职人工匠的专业技艺,从小细节到全定制内容皆可满足专属于车主的想像,创造真正独一无二的作品。

Aston Martin执行副总裁暨创意总监Marek Reichman表示:「作为Aston Martin首款中置引擎超跑,Valhalla开启品牌设计语汇的崭新篇章。源自 Valkyrie超级跑车的工程技术,Valhalla持续进化与精炼设计,达成美学与性能的完美平衡。这款车不仅呈现极致的造车工艺与设计纯粹,更是Aston Martin在材料运用与空气力学领域的集大成。」


灵敏混动1079匹

Valhalla採用4.0升双涡轮增压V8引擎,搭配三具电动马达,总输出高达1079PS与1100Nm的强劲动力,0-100 km/h加速仅需2.5秒,极速则为 350 km/h。其中4.0升V8双涡轮增压引擎可榨出828PS的强悍表现,每公升输出207PS的容积效率为Aston Martin当前每公升最高输出的引擎。这具引擎与品牌旗下Vantage、DB12及DBX707车款搭载的V8引擎截然不同,採用180度平面曲轴与乾式油底壳设计,确保在极端赛道环境下维持最佳润滑效果。平面曲轴V8引擎的点火顺序在两组汽缸之间交替进行,使所有汽缸内的燃烧更加完全,释放引擎潜能的同时提供灵敏油门反应。

此外,全新设计的凸轮轴与引擎头段进一步提升效率,强化后的活塞不仅能承受更高的峰值压力,也减轻重量。Valhalla搭配尺寸更大的双滚珠轴承涡轮,与搭载品牌当前最强悍的十字曲轴V8引擎的DBX707相比,进气效率提升20%。

电力系统方面,Valhalla採用专属高性能电池,可提供251PS动力,并具备先进的冷却技术,确保560颗独立电池单元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运作,持续输出最大性能。马达的扭力填补辅助(Torque-Fill)与E-Boost进一步增强本就极为强悍的双涡轮增压V8引擎输出。当驾驶踩下油门时,这套先进的混合动力系统迅速展现优势,扭力填补辅助系统即时透过电动马达提供最大扭力,展现毫无迟滞的动力表现。

Valhalla前后轴间透过高阶整合式车辆动态控制系统(IVC)管理,并无物理连接。前轴由Valhalla专用的两部径向马达驱动,每部马达的体积功率密度可达每公斤18.1PS的惊人表现。切换到纯电模式后,Valhalla由前轴驱动,最高时速可达140km/h,续航力则拥有14km水准。后轴则由V8引擎与变速箱内建的电动马达共同驱动,增强整体加速力道。

Valhalla採用全新8速DCT变速箱,提供领先业界的换档速度与作动反应。此具变速箱针对混合动力车型开发,内建电动马达,可用于车辆启动马达、电池充电器与扭力填补辅助等,值得一提的是,Valhalla变速箱捨弃传统倒车档位,透过前轴马达驱动倒车,有效减轻整体车重。


散热系统

Valhalla配备先进的散热系统,确保引擎及电力系统持续于最佳温度范围内运行。三部散热器负责冷却4.0升V8双涡轮增压引擎的高温工作环境,另有冷却器负责高压电力系统。外观部分,车顶进气口为涡轮提供额外气流,提升进气效率;左侧冷却器冷却机油,而右侧冷却器则负责变速箱油温散热。透过此套规划縝密的散热系统,使Valhalla在极端驾驶条件下依然能稳定输出极致性能,纵情驰骋赛道。

底盘与煞车系统

Valhalla採用专属单体式碳纤维座舱,由Aston Martin Performance Technologies (AMPT)独家设计开发,运用F1®顶尖赛事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结合最先进的复合材质打造。座舱上下部分运用树脂结合成型与的高温高压工艺结合,造就刚性极高、强度优异且极为轻量的座舱,在提供最佳刚性与卓越安全性的同时,也维持车内乘员的舒适性;而低门槛、大开口的设计更增加上下车的便利性。Valhalla在具备内装顶级皮革铺陈、主被动安全辅助系统等诸多配备下乾重仅1655公斤,带来每公吨652PS的出色马力重量比。

前后副车架均由铝合金打造,前悬吊系统採用与 F1® 相同的卧推式悬吊,将避震器嵌于车体内,与前叶子板上的导流孔相辅相成,有效降低轮拱内气流与风阻。同时,来自轮拱的气流会被车门导流叶片重新导流,精准流向后方的冷却器,提高冷却效能。

前后避震器均搭载精确且反应极为迅速的Bilstein DTX自适应避震系统。根据不同驾驶模式调节避震,提供广泛的动态表现范围,Sport与 Sport+模式着重于动态灵活度与行驶舒适性的完美平衡,Race模式则强化阻尼支撑性与操控,辅助驾驶在赛道上达到极致性能表现。

煞车系统方面,Valhalla标配由Brembo专为Valhalla开发的陶瓷碳纤维煞车系统,并採用先进的线传煞车技术,捨去传统煞车的真空辅助等设备,达成极致轻量化的最高宗旨。煞车踏板回馈经过技术团队精心调校,得以满足赛道极限操驾需求,同时保留Aston Martin 于公路驾驶时一贯的细腻表现。

Valhalla採用Aston Martin史上最大的前后煞车总成,搭载前410mm、后 390mm的陶瓷碳纤维碟盘、单体式6活塞前卡钳,后卡钳则为4活塞设计;为维持最佳煞车效能,工程团队进行长时间模拟与实际测试,包括流体力学分析及全球各大赛道与风洞环境中的严苛测试,进一步提升冷却效率。

Valhalla主要的动能回收过程发生在煞车时,系统自动计算所需的减速度,并智慧分配前轴电动马达与实体煞车的力道。此外,动能回收系统与扭力分配系统结合,允许车辆在前轴进行左右独立的回收动能分配,提升动态表现。

车辆动态控制系统

高阶整合式车辆动态控制系统(IVC)首见于品牌超级GT车款DB12,并在Valhalla上进一步优化。IVC掌管扭力分配系统 (E-TV)、电子四轮驱动分配(E-AWDD)与动能回收煞车等系统,透过持续监控悬吊、煞车、转向、主动空气力学及动力,创造出天衣无缝的驾驭感受,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皆能提供最佳性能体验。

Valhalla优异操控与动态表现,关键在于先进的动力分配系统。车辆前轴配备两部电动马达,可藉由E-TV系统独立调配左右轮扭力,提升动态敏捷度与稳定性。除了E-TV系统,Valhalla亦採用电子四轮驱动分配(E-AWDD),可依据即时路况,运用先进的六轴车身动态感应器取得资料,精准分配动力至四轮,维持最佳循跡性与操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