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艺文新地景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Exposition Générale」回顾40年馆藏精华


1984年起透过收藏、展出、出版等方式展现当代创作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努力引领世人欣赏国际当代艺术创作的广阔视野与鲜活生命力,并与各领域多位艺术家之间建立了深厚而持续的联系,40餘年来匯集了来自50个国家、500 位艺术家、4,500多件作品。2025年10月,与罗浮宫为邻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在巴黎市中心的全新空间正式启用,为庆祝新馆落成推出卡地亚馆藏特展「Exposition Générale」,呈现多达100位艺术家近600件作品,展现了其历史、计画规划及其面向多元化世界的开放态度。同时还能欣赏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法国建筑大师Jean Nouvel操刀的新建筑设计,展览从2025年10月25日到2026年8月23日止。


融入城市纹理的展览场域

今日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进驻的奥斯曼风格建筑,其在历史上不断被重新定义,连续多次转型过程中却始终是一处展示场所,最初是一家接待世博会观众的大酒店 (Grand Hôtel,约1855-1880年),后来转型为百货公司(Grands Magasins du Louvre,1880-1977年),再变成定期举办文物和装饰艺术展览的罗浮宫古董馆(1977-2018)。现在的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依旧反映出现代习俗与建筑用途的变革,在建筑师Jean Nouvel的规划下,透过面向巴黎皇家宫殿广场、圣多诺黑街与里沃利路的观景窗,重现了罗浮宫百货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的互动紧密关系;室内装设移动式平台系统,激发新的展示与观赏方式。




展览四大主题

2025年10月的开幕展览「Exposition Générale」展名来自19世纪末于罗浮宫百货公司举办的一系列展览,由 Studio Formafantasma 布展,设计了一套能与建筑的动态结构互动的立体设计。以开放式建筑设计为基础向城市延伸,接纳与承袭新馆的历史脉络:在巴黎皇家宫殿广场以及曾连接地铁与罗浮宫百货的 Galerie Valois 迴廊,将融入艺术元素,将展览核心四大主题融入其中

Exposition Générale四大主题包括:

「Machines d’architecture」打造期间限定的建筑实验室

建筑物在历史传承、重要意义与当代价值等层面经过外界检视,并藉由绘图、原型、装置艺术与等比例的重建作品等,供人一探究竟,检视建筑物在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等层面意义,彰显塑造文化世界的强大力量,以反纪念碑主义、乌托邦城市模型与许多未实践或构想中的计画,重新诠释城市崭新未来。建筑师 Freddy Mamani 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新馆特别打造的《Salón de eventos》,这座色彩繽纷的宴会厅深刻地提醒众人,建筑拥有塑造文化世界的强大力量。


▲Freddy Mamani,《Salón de eventos》

「Être nature」反思生命世界与保育理念

匯聚了来自旺代、亚马逊、法国中央高原及大洋洲群岛等地的多元作品,探讨艺术如何影响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转变,以及如何滋养新生态伦理的形成,形塑出一种叙事手法来反思博物馆的生态保育责任,并将展览空间塑造成一处展现自然型态及自然语汇的场所。生物声学家先驱 Bernie Krause 与 Soundwalk Collective 携手合作,特别为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新馆创作声音装置艺术作品《Night Would Not Be Night Without the Cricket》,并在这幢市中心建筑的地下一楼展出。该作品历经 5,000 小时录制大自然的声音,将地下室空间转化为一片「声」历其境的森林。


▲ Bernie Krause、Soundwalk Collective,《Night Would Not Be Night Without the Cricket》

「Making Things」运用不同材料与技术大胆实验创意

将「实验」作为创作的核心途径,艺术家们重新诠释并探讨古老技艺在当代情境下的重要意义,并打破不同艺术媒材之间的藩篱,雕塑、织物、陶艺与绘画等创作型态经过转化与混合后被赋予新生,在艺术、应用艺术、工艺与设计的交匯地带,展现新颖用途与表现,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兴型态铺路。例如Andrea Branzi 的作品《Gazebo》,是一座无顶、由细钢条构成墙面的方形构造,呈现其「弱而分散」的建筑理念,以灵活性与通透性取代僵硬结构。对艺术家而言,这是一种对新型使用需求与当代社会流动性的回应。


▲Andrea Branzi,《Gazebo》,2008 年。

「Un monde réel」结合科学、科技与科幻虚构,描述未来世界愿景

借助数学语言、科学资料及科技世界,想像感知与呈现现实的新方式,透过沉浸式装置、地图、系列摄影及视听作品,部分作品以真实资料为基础,提供对气候、移民与太空探索等当代议题的精确解读,同时想像能够反应世界现况、又能因应世界变迁改变的形式。一如Sarah Sze 的作品《Tracing Falling Sky》,探索数位影像的激增如何改变我们对时间、记忆与物品的关系,邀请观众体验现实与虚拟之间日益模糊的界线。


▲Sarah Sze,《Tracing Fallen Sky》,2020 年。

除了这些主题展区外,此次展览也囊括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许多系列馆藏与作品,回顾多位重要艺术家的个人及合作创作历程,聚焦在与卡地亚当代基金会合作长达数十年的重要艺术家。自 2025 年 11 月起,开幕展将举办一系列活力洋溢的当代跨域艺术活动,做为Exposition Générale展览的延伸,包括表演、音乐会与电影、座谈各类活动,使博物馆成为思想交会之地,在与当代的对话中,共同创造叙事、知识与不同形式。

《Exposition Générale》展览

时间:2025年10月25日到2026年8月23日止

地点: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皇家宫殿广场(2, place du Palais-Royal)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与 Mark Hansen、Laura Kurgan、Ben Rubin、Robert Gerard Pietrusko 及 Stewart Smith ,《EXIT》,2008-201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