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ier 全新《En Équilibre》顶级珠宝系列,以「平衡」为核心概念,从结构、材质、色彩到情感,展现品牌对和谐美学的极致诠释。从镂空几何结构中的祖母绿Traforato项链、犹如空气轻纱的HYALA玫瑰金项链,到美洲豹盘踞珊瑚之上的雕塑级Panthère Orbitale,皆展现了卡地亚的精湛工艺以及独特平衡美学。
亮点一:从祖母绿出发──Traforato 项链的几何灵魂
Traforato 项链以三颗来自哥伦比亚的八边形祖母绿为出发点,宝石各具尺寸与形态,宛如被建筑师选中的结构核心,串联整体设计轴线。Cartier忠于「宝石主导设计」的传统,让祖母绿决定了整体构图的张力、配色与平衡方式。
项链採用白K金,结合縞玛瑙与钻石镶嵌,构筑出如几何织网般的镂空视觉,层层堆叠间保有极致轻盈感。黑、白、绿三色交织构成品牌标志性的色彩语言,而宝石光影在结构镂空间游移,创造动态的「视觉节奏」。这不仅是一件项链,更是一座建筑语汇的缩影,是以宝石为基点,延展出时间、空间与美感深度的高级珠宝诗篇。
亮点二:雕塑中的豹影──Panthère Orbitale 项链的野性诗学
作为Cartier最具标志性的灵兽,美洲豹从不仅是造型符号,更是品牌精神的凝聚象徵。Panthère Orbitale 项链中,一头豹身以縞玛瑙与钻石精致雕刻的美洲豹跃然浮现,其豹眼镶嵌祖母绿,凝视之中带有野性与优雅交融的张力。
这头栩栩如生的豹身盘踞于一颗高饱和的橘红色珊瑚之上,四周围绕紫水晶与精巧小珠,构成一个动态环绕的视觉背景。从色彩选择到立体结构,皆呼应了品牌将动物意象与宝石叙事结合的创作逻辑。Panthère Orbitale 彷彿一场将自然神话与雕塑工艺结合的动态叙事,是Cartier百年动物美学的进化表徵。
亮点三:轻盈不设限──HYALA 项链的空气感工艺
HYALA 项链看似简约,实则蕴藏复杂的佩戴工程与隐形结构工艺。整件作品以轻如雾气的玫瑰金打造出如丝缎般的珠宝薄层,紧贴颈部曲线,几乎感受不到结构存在。宝石的镶嵌採用无座台技法,让钻石与彩色蓝宝石如同漂浮于肌肤之上。主石是一颗5.71克拉的椭圆形切割钻石,下方搭配梨钻石,为视觉带来延伸与律动感。整体呈现出一种高级珠宝极为罕见的「贴肤透明感」,是佩戴与身体共鸣的极致实践。
亮点四:动态中的静美──SHITO 项链的不对称张力
SHITO 项链是《En Équilibre》对于「临界平衡」的最纯粹演绎,一对总重达49.37克拉的尚比亚祖母绿以不对称方式悬掛于项链两端,打破传统对称设计的稳定视觉,却意外创造出更具张力的视觉焦点。整体结构由钻石与祖母绿交织的两条简约线条构成,在前方以X形镶嵌交匯,后方则透过可调节镶钻扣环收束,形成前后呼应的动态结构。
Cartier于此作中展现的,是一种「有意的失衡」所产生的美感张力。它提醒观者,真正的稳定未必来自对称,而是来自比例与感知的精准拿捏。SHITO 是动中见静、轻中见力的结晶体,深刻展现品牌对当代珠宝形式语汇的进化理解。
亮点五:孔雀灵感的流动构筑──PAVOCELLE 的光影镂空诗学
PAVOCELLE 中心宝石为一颗重达58.08克拉的锡兰蓝宝石,圆润饱满,其形态如孔雀眼状斑纹般吸引目光焦点。Cartier将此自然意象转化为可佩戴的艺术:镂空的放射结构如同展开的尾羽,宝石光泽在层层交错的几何语言中绽放出动态闪烁。
作品依循Cartier「可转换珠宝」的创作传统,可灵活转换为胸针或吊坠,增加实用性与造型延展。PAVOCELLE 彷彿一段介于建筑与编织之间的视觉旋律,是对自然形式与几何逻辑融合的精妙诠释,也标志着Cartier于动物主题之外,对飞禽元素的深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