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朗格Richard Lange系列 体现德国制表工艺精髓四大里程碑之作

A. LANGE & SÖHNE旗下的作品各有特色,不过Richard Lange系列倒是其中设计最朴实高雅的一款作品,提到Richard Lange,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简约的大三针款式,但这只是此系列手表的基本款,并非全貌。回顾朗格创作Richard Lange一路以来的历程,至少有四款重要作品形塑了目前系列的特色,它们秉承朗格一开始从18~19世纪天文台表寻找灵感的初衷,这类手表的共通点包含高精准度、清晰易读性,以及耐用稳定等,而系列名称则是源自朗格创办人Ferdinand Adolph Lange长子之名,用与自家渊源深厚的代表人物,展现A. LANGE & SÖHNE悠久精湛的制表功力。


以下便按照Richard Lange发展历程年代远近,归纳出此系列必知的四款重要作品,它们奠基于相同的设计基础之餘,各自开展出丰富的功能样貌,将德国制表工艺的特色具体呈现在手表外观以及佩戴时的使用感受上。


1. Richard Lange大三针

朗格最初是在2006年推出Richard Lange系列,首款作品就是入门的大三针,它的设计为系列往后基础定了调。一开始是从1930年代的大型天文台怀表(型号83193)获得启发,包括面盘内圈凹陷的圆形层次、罗马数字时标,以及蓝钢秒针等,各项设计都从Richard Lange先生担任朗格技术总监时期创作的作品致敬。这款表的表径为40.5mm,搭载L041.2手上链机芯,其基本却又充满德式风格的机芯细节如3/4夹板、摆轮桥板雕花以及大片的格拉苏蒂纹装饰等让人看得入迷。目前Richard Lange大三针分别有玫瑰金、白金与黄金款,三者皆採用银白色面盘,不过不同表壳材质搭配的皮表带顏色也会有变化。


2. Richard Lange 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芝麻链陀飞轮

2011年朗格打造出Richard Lange 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这款表回溯萨克森知名制表师兼天文学家Johann Heinrich Seyffert制作的航海精密整时器(型号93),因此它的面盘格局独树一帜,将时、分、秒等时间资讯分别用三枚小表盘呈现,彼此形成三角几何排列,其中小秒显示下还可看见镂空设计的陀飞轮装置规律作动,而在L072.1手上链机芯内部又还有传统且少见的芝麻链传动系统,能确保动力平稳固定传输。目前Richard Lange芝麻链陀飞轮分别有玫瑰金与白金两种款式,两者也都是配置银白色面盘,不过前者採用玫瑰金指针,后者则是换用蓝钢指针,于相同设计下突显各别特色。


3. Richard Lange Perpetual Calendar "Terraluna"万年历月相表

2014年这款"Terraluna"万年历月相表将Richard Lange推向功能与复杂度的新高峰,手表面盘和Tourbillon "Pour le Mérite"的格局相似,都将时、分、秒资讯拆成三角几何排列模式,不过它在12点方向增添了大日期、小时盘与小秒盘左右两侧又分别增设月份与星期视窗,搭配分钟小表盘15分位置小圆视窗的闰年显示,简洁俐落地呈现出手表的万年历资讯。不过这款表更让人惊艳的反而在表背的风光,手表搭载的L096.1手上链机芯大范围展示蕴含地球、月亮位置和太阳星群图的轨跡月相显示,这让佩戴者不仅可以欣赏到机芯精细的作工与复杂结构,还可以愜意欣赏縝密的月相变化——精确设计的月相转盘每1058年才会出现一天误差。Richard Lange万年历月相表目前也是有玫瑰金与白金两款,两者也都是配置银白色面盘。


4. Richard Lange Jumping Seconds

2016年朗格则是创作出具备跳秒功能的Richard Lange手表,这款作品回到天文台怀表的创作初衷,将恆定动力、跳秒以及归零等设计齐聚一表之中。它的面盘格局依旧承袭同系列芝麻链陀飞轮的三角几何样式,只不过这次手表将秒数挪到12点方向加以放大呈现,让人可以好好窥见它每天跳进6,400次的视觉张力。Richard Lange Jumping Seconds刚出道时为铂金银白面、2017年继出玫瑰金银白面,2019年再增加铂金表壳的黑面款式,替系列挹注较为现代时尚的风格。

Richard Lange系列问世快要20年,朗格循序渐进地打造它们的产品阵容,虽然款式不算特别多,但是前面提到的四款都有彼此的特色与功能亮点,期待之后不久就可以看到全新创作的Richard Lange成员,延续与它同名的朗格第二代传人在制表造诣上的才华与创意。